close

白飯  

 

呵!翔問我:不就是一碗白飯嗎?有什麼好記錄的呢?

是啊!不過就是一碗白飯罷了,但這碗白飯在我心裡還真的有好些故事是想記下來的。

我們家習慣吃台灣香米(益全香米),每次買回來的米會先放在冷凍櫃裡凍個一週,把蟲卵凍死後再拿出來用.
米打開就把白米和糙米1:1混合在米桶,爸爸每天早上出門前會先洗好米,泡水放在冰箱裡,我下班回到家把米放進電鍋裡煮就是了.

為什麼要吃這種白米加糙米的飯呢?因為爸爸從小就一直有嘴角破的情形,而且常常是一破就要一個多月才會好,剛結婚時為了幫爸爸調養身體想了很多方法,做了很多東西來改變他的飲食,這碗白飯就是為了改善他的破嘴角這樣來的(增加B群攝取).

一開始爸爸並不習慣吃糙米, 為了讓他能慢慢接受,我先在白米裡加一點點的糙米, 先吃一陣子, 再加一點點, 再吃一陣子, 再慢慢的一點一點加,過了好一段時間, 試了很多不同的比例,最後為了兼顧口感, 就成了現在的1:1,中間也曾試過五殼米,多殼米,營養配方等各種組合,但是爸爸對豆類過敏,混合多殼類對當時身體狀況不好的他反而容易引發過敏的危險因子,因此在試了一段時間後就決定穩定下來這麼吃.

這個過程不止試米的種類,也試水的比例,和怎麼浸泡、怎麼煮才能煮出口感和香氣都能接受的飯.
一開始是把糙米和白米分開洗、只浸糙米,也試過分開煮,但隨著比例變動不但麻煩,水也很難抓到比例,天冷天熱都會不同,直到後來試到不管白米或糙米,只要是在穩定的低溫水(環境)浸泡,時間雖長也不會讓白米變的太軟爛,仍保有Q感,且糙米也能吸飽水,吸飽了水的糙米也不用多加水,只要依一般白米的加水量就行了,煮出來的口感幾乎不會感覺到糙米的硬殼.
整個試著煮糙米的過程長達大半年.

爸爸現在很少嘴角破了,有破也不到一週就能好,當然,這不止是這碗飯的功勞,還有其他飲食和生活的改變爸爸的身體狀況才能穏定到如今的情況.

這就只是一碗白飯而已,但,對我來說這一碗飯得來不易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ynthia 的頭像
    Synthia

    小食堂

    Synt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